姬翠翠,女,副教授,工学博士(后)。
【研究方向】
(1)生态与环境退化遥感定量评估(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生态环境质量)
(2)植被参量遥感定量反演(光合与非光合植被/水分胁迫/固碳参量等)
(3)森林和草原灾害遥感监测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14.09-2018.06 武汉大学 摄影测量与遥感(博士)
2015.09-2017.10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博士联合培养
2018.06-至今 重庆交通大学 讲师/副教授
2022.07-至今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 博士后
【入选人才计划(项目)】
2023年获重庆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百人计划)
【学术兼职】
《Remote Sensing 》和《AGEE》等国际期刊审稿人,中国生态学会会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员。
【指导学生获奖】
2020-2022年,第六/七/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研究生团队二等奖1项,本科生团队三等奖4项,优秀奖3项;
2020-2022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资助3项,市 (省部)级资助1项;
2020-2022年,本科校级优秀毕业论文4篇,其中市(省部)级优秀毕业论文1篇;
2022年,全国科技论文大赛,本科生团队获科技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023年招生方向】
(1)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光合与非光合植被定量反演方法研究
PS:翠翠老师从博士期间延续至今的主要研究方向,对编程和数学基础要求较高,作为国内非光合植被定量反演开创者急需后浪的你把我拍在沙滩上。
(2)交通沿线生态与环境遥感定量评价
PS:主要服务于川藏铁路大型弃渣场生态选址,工程与生态遥感的结合,遥感应用新扩展,翠翠老师完成港珠澳大桥项目后的又一重大项目介入研究。
(3)基于高分卫星数据的土地退化定量反演方法研究
PS:翠翠老师从硕士期间开展研究内容,10多年的研究中仍有很多新问题需要不断解决突破。
以上研究方向,在每年7-8月有野外数据采集和调研,在用自动化手段探索自然科学和认知世界过程中到大自然中深度了解研究对象。
【招生期待】
(1)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及好奇心,对未知理论敢于探索和尝试。
(2)不怕苦不怕累,坐得住冷板凳,敢拼敢闯,踏实勤奋,抗压能力强。
(3)编程能力强加分,数学功底好加分,英语写作强加分。
(4)阳光开朗,颜值有加分,情商有加分。
期待与勇于不断攀登,不惧风雨,富有活力,充满激情且思想飞扬,敢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你,与我同行,共同学习和进步。
【翠翠寄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联系方式】
QQ: 120030933
Email:jijingqiang@163.com; cuicuiji@whu.edu.cn
【论文发表】
[1] Cuicui JI*, Xiaosong LI, Jinying WANG, Maolin Chen, Jianping PAN. A PROPOSED FULLY 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 FOR SOLVING SPARSE ENDMEMBER FRACTIONS WITH LINEAR SPECTRAL MIXTURE MODEL, IGARSS 2021.
[2] Ji C, Li X, Wei H, Li S.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ultispectral Sensors for Photosynthetic and 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Fraction Retrieval. Remote Sensing, 2020, 12(1): 115. (SCI,IF:4.118)
[3] C. Ji, X. Li, Y. Jia, L. Wang. Dynamic Assessment of Soil Water Erosion in the Three-North Shelter Forest Region of China from 1980 to 2015, Eurasian soil science, 2018,51(12): 1533-1546.(SCI,IF:1.016)
[4] Cuicui Ji, Yonghong Jia, Zhihai Gao, Huaidong Wei, Xiaosong Li. Nonlinear spectral mixture effects for photosynthetic/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 cover estimates of typical desert vegetation in western China. PLOS ONE,2017, 12(12).(SCI,IF:2.815)
[5] Li X, Zheng G, Wang J, Ji, C., Sun, B., & Gao, Z..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Estimating Fractional Cover of Photosynthetic and 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 in the Otindag Sandy Land Using GF-1 Wide-Field View Data, Remote Sensing, 2016, 8(10). (SCI,IF:4.118)
[6] Li X., Li Z., Ji C.. A 2001–2015 Archive of Fractional Cover of Photosynthetic and 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 for Beijing and Tianjin Sandstorm Source Region, Data, 2017, 2(3):27.
[7] 袁浩(2021级研究生),姬翠翠*,等. 基于Sentinel-2数据的稀疏非光合植被指数构建,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 (EI收录)
[8] 姬翠翠,骆义峡*(2018级研究生),等. 基于Sentinel-1和Sentinel-2的稀疏非光合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构建,遥感学报,2022. (EI收录)
[9] 骆义峡(2018级研究生),姬翠翠*,等.基于植被指数模型的干旱区稀疏光合/非光合植被覆盖度估算,遥感信息,2022,37(7):57-64. (CSCD)
[10] 向万淋(2018级本科),谭萍,陈泊宇,陈拾,唐菲菲,姬翠翠*.基于RS和GIS的重庆市高新区直管园土地覆被更新变化分析[J].矿山测量,2021,49(05):72-77.
[11] 刘思晨(2019级本科),黄羲增,马瑞,孙斌,姬翠翠*.基于高分六号遥感数据的区域石漠化监测应用[J].卫星应用,2022(11):44-50.
[12] 姬翠翠, 贾永红, 李晓松,王金英. 线性/非线性光谱混合模型估算白刺灌丛植被覆盖度.遥感学报, 2016, 20(6):1402-1412.(EI收录)
[13] 姬翠翠#*,杨雪梅,陈芳,唐菲菲.典型干旱区甘肃民勤光合/非光合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分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2(02):127-135.
[14] 姬翠翠,易建华,黄文学,杨银波.跨海桥梁基坑冲淤变化监测与分析.港工技术, 2015,52(03):87-90.
[15] 易建华,姬翠翠.基于变形监测的现浇箱梁支架预拱度设置.测绘科学,2015,4(40):66-69.
[16] 易建华,姬翠翠,黄文学,杨银波.港珠澳大桥钢管桩施工定位测量技术应用.地理空间信息, 2014,12(05):134-136.
[17] 易建华,姬翠翠,黄文学,杨银波.GPS海上定位技术在预制墩台吊装精调中应用.中国港湾建设,2014,(04):50-54.
[18] 易建华,姬翠翠,黄文学,杨银波.港珠澳大桥基坑边坡冲淤量变化监测分析.交通工程建设,2013.4:61-63.
[19] 姬翠翠,易建华,黄文学,杨银波.太中银铁路路基沉降预测模型分析研究.测绘科学,2013(10):130-132.
[20] 姬翠翠,李晓松,曾源,吴炳方,闫娜娜,武文波.基于遥感和GIS的宣化县水土流失定量空间特征分析.国土资源遥感,2010,84(2):107-112,117.
[21] 武文波, 姬翠翠,李晓松.影响水力土壤侵蚀的环境因子分析.中国水土保持,2010(6):36-38.
[22] 姬翠翠,武文波,吴云.模糊模式识别在植被和遥感图像识别中的应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4)25:21-23.
[23] 李晓松,姬翠翠,曾源.基于遥感和GIS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以河北省赤城县为例.生态学杂志,2009,28(9):1723-1729.
[24] 武文波,吴 云,姬翠翠等.阜新市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48-14851.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2301603) “工程弃渣科学处置、安全防护与次生灾害防治技术”项目子课题“大型弃渣场安全选址及适宜性评估技术研究”, 2021.12-2024.11, 在研,子课题负责人;
2.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P2022K028),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及其预警,2022.01-2024.12,在研,主持;
3. 国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2060373) “基于机-地高光谱遥感的人工梭梭林水分胁迫诊断研究”,2021.01-2024.12,在研,联合主持;
4.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KJQN202000746) “遥感信息融合下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风险监测评价模型研究”,2020.10-2023.10,在研,主持;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2600600)“陆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课题“融合北斗系统的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控预警”, 2021.12-2024.11,在研,技术骨干;
6.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2022BEG02014) “面向贺兰山生态屏障防护体系的生态环境监测及平台研发”,2022.4-2024.12,在研,参与;
7. 国家重点研发(2020YFC1511602-01)“森林和草原自然火灾全天候灾情监测预警与处置装备”子课题“大尺度森林和草原可燃物特征及动态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子项“森林可燃物地面样地调查(四川)”, 2021.11-2022.10,结题,主持;
8. 国家高分重大科技专项(21-Y30B02-9001-19/2) “高分林业遥感应用示范系统(二期)”子课题“高分草原和荒漠化应用子系统”子项“高分石漠化信息提取与评价软件模块研发”,2021.09-2022.02,结题,主持;
9. 地方委托,“中国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规划”子课题“中国凉山·安宁河谷自然灾害应急处理与防控对策研究” 2021.11-2022.02,结题,参加;
1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00000)”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CASEarth科学工程总体”项目子课题“地球大数据支撑陆地生物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子项“中国西南石漠化地球大数据动态评估”,2020.03-2020.12,结题,主持;
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0806-01) “京津冀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沙化土地遥感识别及综合整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2016.01-2020.12,结题,参与;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1421) “干旱半干旱地大区域土地退化遥感评估关键技术研究”,2016.1-2019.12,结题,参与;
13.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全国生态问题及其变化评估”项目课题“中国荒漠化动态评估及驱动力分析”,2017.1-2018.12,结题,参与;
14.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三北防护林40年评估”子课题“三北防护林水土流失40年变化监测”, 2018.1,结题,参与;
15. 防灾减灾基金(Y5H0300035) “森林保险与种植业保险防灾体系卫星遥感平台”, 2015.1-2016.12,结题,参与;
16.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422-01) “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示范”,2014/01-2016/12,结题,参与;
1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G07B03) “海上装配化桥梁建设关键技术”子课题“港珠澳大桥埋置式墩台工艺试验研究”,2011.1-2015.6,结题,参与;
18.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Y3D0050038) “高分林业遥感应用示范系统(一期)—荒漠化地区稀疏植被信息高分遥感监测研究”,2013.1-2015.12,结题,参与;
19.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3) “重大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与评估”子专题“海河流域治理工程空间格局评估”及“海河流域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与评估”,2008.7-2011.6,结题,参与;
2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第二课题(KZCX1-YW-08-03) “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2008-2010,结题,参与。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 女
毕业院校 : 武汉大学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智慧城市学院
学科 : 工学 理学
联系方式 : 18166588097
Email :
邮箱 :
QQ :